35,對我來說仍然是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感覺還停留在30歲生日會時對「而立之年」的懵懂期許,怎麼一閃而過,就到35了?
「你真的確認自己只可以做到一個70分的人?」
這是我近來聽過最開心的一句話,哈哈。畢竟在過去一年多裡面,比較多的時間都在自我質疑。
但換個角度來想,其實只是人愈大,就少了一點不著邊際的樂觀,多了幾分被歲月和經歷沉澱下來的「覺悟」。這覺悟,並非消極的認命,而是一種更清醒的認知。
「完美的一生,是如何去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
剛去世的蔡瀾先生,曾經寫下這句說話。對於他的形象,只覺一生風流,沒想到他曾在訪問說婚後從未出軌,兩年前更因為照顧愛妻而意外跌倒,股頸骨摔碎了;妻子離世後因空蕩與寂寞而搬離大宅,靜靜地渡過餘生。
對別人好一點,這句話,配上這則故事,來得深刻,也讓我再想了一想自己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記得有朋友近來問我:「Dan,你35歲了,如果這是一個分水嶺,那麼你希望未來30年會過得怎樣?」
以前的話我可能會說希望可以做到這樣,得到那樣。現在願望卻好像簡單了,就是世界很大,我還想去看看。這十多年來走過了30多個國家、地區,認識了半個地球的朋友,在未來的日子裡面,跟不同的朋友聚聚舊,我想已經足以再走遍這個地球了。
35了,身後的風景已成定局,清晰可見;前方的河道依舊蜿蜒,充滿未知。但與此同時,未來是怎樣其實都不太重要,重要的只是要記得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
能夠做到這樣,日子就自然不會過得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