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印度,不少人總會又愛又恨。一方面,這種豐富的歷史文化、經濟實力吸引到世界各地的遊客、投資者前往,另一方面,關於印度的新聞有時候也會讓遊客卻步,同時也為這個國度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到底印度是個怎樣的地方,這裡又跟 社會創新 有何關係呢?今次就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作簡單的探討。
重新思考 從事 社會創新工作 的意義
在這個訓練營中,讓我最深刻反思的,就是從事 社會創新工作 的意義。對我來說,是一種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考量和追求。一方面,出身基層的我,一直有種情意結,希望可以讓更多出身背景沒那麼優越的人可以獲得更多機會,從而讓更多人可以繼續向上流動。因為這或多或少也算是自己的寫照,在個人發展的路上,實在多得不同的青年組織、良師益友的支持,才可以有機會接觸更大的世界。而因為看過了更大的世界,就有了新的眼界,希望可以做到更多。
但與此同時,怎樣在財政上平衡也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量。在今次的訓練營裡面,我們的Mentor就特別強調其實今次來到印度,目的不是為了嬴取獎項,而是讓現時的項目可以更為成形,並吸收不同地方的經驗,強化項目的設計。事實上,早在印度之前,UNLEASH 的團隊就在網上進行了數個月的培訓,當中就提到如果要認真做好一個項目,項目的負責人就要全身投入,這個「數目」需要在財政計劃裡面寫出來,不然的話很難成功。
如果你不全身投入 為甚麼我要投資在你的 創新項目 上?
這個也是我們 Mentor 提出的問題,他說作為一個投資人,最重要的不只是看你的項目質素,而是團隊質素,這個固然是老生常談,但在社會創新的界別裡面,由於不同法例的限制,以及不同基金的規定,很多時候一個項目的創辦人 (例如是公司董事) 都不能受薪,變相他們都不是全職投身到項目之上。而在撰寫籌款計劃書的時候,在香港不少資助都有規定關於薪金的限制,例如是員工薪金不能超過整體項目的10%、20%等等。這些限制固然有其意義,可以確保慈善款項不會濫發在工資之上,但同時對於一些以人為本位的項目有一定的難度。今次在UNLEASH 印度這個訓練營裡面,其中一個大的得著,就是打破了這個固有的想法。記得在計劃我們項目的財政預算時,專家就說到既然項目是教育培訓為主,那麼最大的支出自然是與人 (例如是培訓職員、講師) 相關的支出,如果不是的話才奇怪。所以一個項目的支出分配,其實不一定需要硬性地看不同細項的比例,反而是根據項目的特性而再作決定,實際效益會更大。
大開眼界的國際峰會體驗 — 市場大小不及初心重要
除了 UNLEASH PLUS 決選社創隊伍,今次在印度的還有其他1000位的參加者,他們來自世界不同的地方,按照不同的 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Goals) 即場參與設計思維的訓練,構思他們的 社會影響力 方案。我們也有機會他們交流,認識不同的方案。當我們聽到印度的團隊如何努力讓當地數以千萬的學生得到優質教育的機會,聽到非洲的團隊如何努力讓當地有穩定而清潔的水源,有時候也會質疑自己的計劃的影響力是否太小。
這個也是我們一開始在演說分享時遇到的問題,就是到底我們應該提出針對香港的方案,還是讓我們的方案變得更為「國際化」,好讓計劃可以面向其他城市,讓不同地方的學生受惠。經過一星期密集式的培訓,專家的意見提醒了我們,我們做任何項目的時候,不論所處的市場是大是小,都不能忘記初心。我們的初心是希望讓香港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工作機會,之後無論怎樣演化也應該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