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創行者 — 旅遊 x 社會創新 的 修行者,基本上概括了我這十年的旅程。由大學畢業到現在,原來都差不多十年了。回想起來,這十年由 半個旅遊記者的故事 開始,到現在從事 社創發展策略顧問 的工作,總算是一步步走近自己的初心。

「這十年來做過的事,能令你無悔驕傲嗎?」

十年前,2011年,參與了一個由香港人發起的國際交流平台,人在印度,在孟買的貧民窟裡面,我學會了「不要神化自己的任務」,不要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因為無論你存在與否,其實世界上面都有很多人以自己的方式過著他們的生活,喜歡與否不是我們的決定,而是他們的命運和選擇。在貧民窟裡面,我看過真緻的笑容,感受過簡單的生活。


接著的一年,從印度走到紐約,到訪了聯合國的總部,那時還未想過自己畢業後的際遇會如何。有機會留在大學裡面工作,也可以選舉當旅行社的管理見習生,最後選擇了在一家旅遊公關和媒體的公司工作,在 2012 年的時候,也開始了 半個旅遊記者的故事

為甚麼叫「半個」旅遊記者的故事呢?因為畢業工作的公司,是一家集傳媒與公關於一體的 旅遊公司。那時候既有機會外出訪問,也會替各大旅行局、航空公司等籌辦一些公關活動,後來轉職到企業公關,做了兩年左右,又再回到旅遊界,協助發展一個旅遊資訊平台,也因此有幸到過很多不同的國家、地方。

回頭看來,那段日子實在過得精彩,以2016年為例,十次出遊,走訪過南極、玻利維亞,到過北海道訪問,到過韓國賞櫻,又到過敦煌石窟,還出版了第一本小書,辦了幾次新書發佈會,一切一切都好像過得很好。沒想到,在年底的時候,那時剛從愛沙尼亞回來,馬不停蹄地去了很多活動,在一場婚禮上,有了一個青年平台發展的初型的討論,但沒想到,就在年底的時候,會變得如此失落。

時間回到2016年年底,那時侯可算是近年的一個小低潮。感情上的挫折、同齡朋友胃癌去世、外公離世,一切一切都來得很突然。與其說是突如其來的打擊,不如說是反思的機會,這些經歷也讓我開始思考自己未來想走的路。到底我是希望以旅遊作為自己的事業,還是發展其他的專長,再以旅遊作為自己的副業 / 興趣呢?

到底,我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怎樣才算成功 /失敗?

也是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開始去思考「失敗」這個議題。記得那段時間心情有點低落,有個很久不見的朋友找我吃飯,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失敗,但她說覺得我的生活很精彩,於是我就突然想通了,原來我們所說的成功、失敗,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在比較,因為比較,我們就會覺得自己過得不夠好。

那時候另一個啟發,就是坊間好像有很多關於成功人士的討論、演講,但沒有很多關於「失敗」的分享,碰巧那年申請到 TEDx 的活動牌照,席間的時候就有位朋友說,不如我們的tag line就叫「致未成功的人」,那就有了第一年的 TEDxChaterRoad 年會,也跟之前把 Epic Night 引進香港的朋友辦了「失敗博物館」這個項目,嘗試認真地去探討這個議題。

說到失敗,其實,從小到大,對於台上演講、拍照、社交應酬都會有種不自在的感覺。也不喜歡露齒而笑,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牙齒長得不太整齊。對於自己,其實沒有很大的自信,總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人。

小學的時候試過全班倒數第一,家人都說後來我能夠考進大學,已經超額完成。所以我實在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可以考進 新加坡國立大學 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如願修讀 公共行政碩士課程 (MPA)。

記得兩年前在一個碩士獎學金面試的時候,有位評審問我:「你要到新加坡讀公共行政,但你本科和工作都沒有相關經驗,你覺得自己到時可以怎樣跟你的同學溝通?」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自己沒有甚麼很大的才幹,也有點笨拙。後來入選了一個亞太區的青年交流計劃,那時候 Michelle Obama 在台上的分享,令我突然明白了我們也不用太看輕自己。她說:「以前也有很多人質疑我為甚麼能夠坐在這裡,有時候也會不習慣出席一些場合,但你要明白,你是值得擁有這個機會的,所以你才會在這裡,你要習慣在這裡 (Being here)。」

在這短短十個月的時間裡面,有幸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時候他們會邀請到家裡吃飯,又試過為我準備生日晚餐,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怎樣跟我的同學溝通,可能的,是憑自己的傻勁吧 (笑)。

最後,選上了2012年開始這個專頁時的相片作開版相,不是要去懷緬過去,而是希望提醒自己人生的路向可以轉變,但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2021年,就讓我們勇敢地生活下去,重新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