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 Centre for Liveable Cities 發展的框架,提升生活質素、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加強經濟競爭力,都是宜居城市的指標,而新加坡國家公園局近年亦致力推動不同的步行徑、單車徑,並着力提升當地的公園設計,務求讓當地人可以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早前在新加坡修讀碩士課程的時候,就有聽到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的代表分享他們的策略。他們認為,推動城市綠化,不但可以減輕氣候轉變帶來的壓力,同時是保持市民身心康泰的重要政策,所以他們就致力擴大公園範圍,加強不同公園、單車徑的連接,並致力提升公園的可達度,讓更多市民可以親親大自然。

反觀香港,雖然香港近年多了共融設施,有沙有水,也有不少從外國引入的遊樂設施,但還是做不到每區都有。在經濟和收入水平懸殊的情况下,中產能夠付錢讓孩子們到主題公園,在私樓的會所和不少一小時收200元的室內遊樂場,讓孩子玩樂和學習。但不少公共屋邨缺乏足夠的遊樂設施,有些屋邨和公園的設施,也已經變得很舊。

跨部門伙同業界 引入外地概念
政府不妨成立跨部門小組,以及聯同業界的規劃師和建築師,引入日本、北歐和新加坡的概念,把當地的新型運動場、兒童樂園設計帶來香港。優質的康文設施有助培育香港未來的運動健將。近年冰島足球的成功,源於政府和私人機構願意大力投資在興建足球場和相關訓練設施。

早年前往台北,筆者也發現當地的兒童樂園和室內兒童中心的數目很多,幾乎每個小區有一所,而且還有免費的。香港現時特別多雙職父母,一般周日都依賴家中的長者或是外傭照顧孩子,但往往缺乏心力和時間,全力照顧好小朋友。康文署、民政部門和區議會應該聯手,把各區的兒童和康文設施升級,便利市民和家庭去享用。

了解社區需要 設計以民為本

筆者也發現,有一些舊式商場的發展商,投入了資源去提升球場,提升了社區的生活質素之餘,也吸引了當區年輕人前往,提升社區經濟水平。香港不缺設計師,不缺運動員,更不缺熱誠和動力,反之是沒有太多空間讓專才參與規劃和改變。康文署可以一步步邀請各界,參與改造和提升圖書館、公園、幼兒中心、設施,就像在數年前以「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的作品作為改建屯門公園的藍本,推出了大受稱讚的共融遊樂場,如此的先導計劃實在應該延續下去,並擴大選址範圍,以造福更多香港市民。

改變社區,要從根本做起,多聽取區內居民的意見,做一些社區研究,了解他們的需要,然後善用撥款和資源,加快推動社區設施的更新,引入更多以民為本的設計,也讓市民能夠更多融入發展,下一代也多點遊樂的空間。

原文載於《明報》